「一個追、一個走」 的親子關係

撰文:家庭動力創辦人及行政總監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兒童遊戲治療師吳綺琴


很多家長都這樣投訴,説子女愈大愈不願意跟父母説話,感情變得疏離冷漠。父母開始不知道子女的腦袋裡想甚麼,他們的學校生活是怎樣的,朋友是怎樣的。就眼睛所見,都是打機、看電視、上網、Whatsapp、WeChat和Instagram!父母不期然產生一種無形的不安,因為與所愛的子女好像脫了軌,沒有連繫一樣!父母愈不安,愈想把子女拉回身邊。但所用的方式,往往是查問、規管、批評和責備,對孩子的行為既不理解也不信任。父母的「著緊」及「關心」,在孩子的角度,只感到父母操控及無理!結果父母愈想拉近子女,子女愈想逃避父母!這種追逐令親子關係變得緊張而難堪,實在十分可惜!


無論對社會的演進及下一代的培育,父母的角色都最為重要。父母的責任是多重的:關愛、供養、教導和示範等等。最能令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連繫起來,產生正面的互動,就是父母傳遞愛與關懷的方式,能令子女真正感受得到。有時父母會驚訝地問:「我這樣還不算是關心嗎?他怎可能感受不到呢?」其實每個孩子的需要可能不同,他們渴望得到關心的模式也可能不一樣。若父母不是用孩子的角度出發,只一廂情願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及用自己習慣的方法去關心,就算父母圍著孩子「氹氹轉」,都一樣可能產生以上的的結果:一個追、一個走!


要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愛及關懷,關鍵在於父母的著眼點是在孩子本身,抑或只是在孩子的表現。父母的關懷若是在孩子身上,孩子一定會感受得到,他們亦會以正面的方式來回應。若父母關心的只是孩子的表現,孩子遲早會與父母疏離,甚至把他們拒之於門外。


若我們對比以下這些父母對孩子的説話,就可知道「關心孩子」與「關心孩子表現」的分別:


當父母放工回家問孩子:

A「你今天返學開心嗎?」

B「今天的功課你做好了嗎?」


孩子測驗拿了65分,父母說:

A「你拿了這個分數是否很失望呢?也許你會感到不開心,你可與我分享你的心情啊!」

B 「你平日又懶又不專心,這樣可以拿到好成績嗎?你若不再更努力,下次還會不及格添,甚至有機會留級!」


在忙碌的生活節奏中,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實不容易!與子女建立正面的互動及連繫,才能在孩子成長的路途上,不斷給予鼓勵及支持。如果稍一不慎,選擇了錯誤的表達方式,縱然父母心裡有很多愛,子女也未必接受!



分類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家長園地

聰明學習靠運動

 撰文︰遊戲治療師馮祉禧

筆者剛參與了台灣教師專業進修交流活動,見識到台灣的教育著重以運動培養孩子成長,讓我得到新的啓發,希望與各位父母分享。其中一所作交流的學校稱得上是體育學院小學版「虎林小學」。一踏進學校,同學便以政府推廣的健身操歡迎我們。他們一起跟着拍子舉手投足,做出各式各樣的熱身動作。讓人感到他們就像老虎仔一樣的精神活潑,而我像真的進入了充滿老虎仔的森林一般。


運動能強化孩子學習能力

虎林小學的劉校長説學校是政府重點學校,專注同學的體育發展,並相信透過運動能強化他們的學習能力。他們以哈佛醫學院精神科臨床助理教授 John J. Ratey, MD 的硏究為基礎,提倡零時運動計劃。此計劃提倡學生於所有時間都在運動,即零時 (Anytime)。每當小休時,學生便會跑到操場的任何一處做運動,他們有的玩躲避球、有的在攀鋼架、更有的打羽毛球。所有學生都享受每個運動的時刻。

 


運動的好處  強化大腦機能

眾所周知,運動有強身健體的功效,而在 Ratey 的研究之中,他指出更多有關運動對大腦的好處。他形容大腦是訊息處理中心,透過不同的傳遞者(化學物質)於不同路徑傳達訊息。在運動時,大腦能有效地生產更多傳遞者和強化路徑,使訊息傳得更快更準。


將理論應用於學習上,學生以運動強化大腦機能,再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研究證實運動能提高學生專注力和記憶力,而這都是成功學習的必備條件。此外,運動能使大腦製造 Dopamine(令人有快樂感的化學物質),令學生能愉快地學習,成績自然會更加優秀。


如何讓孩子愛上運動?

為了讓孩子享受運動的時間和好處,家長必需讓孩子愛上運動,以下有三項建議:


1. 零時運動

多讓孩子有運動的機會,如提供合宜的時間,工具和場地,同時家長要留意環境的安全。


2. 健康運動

多教導孩子因愛健康而做運動,多提及運動對健康的好處。


3. 一起運動

多與孩子一起運動,享受運動的時刻,享受親子的美好時光。


教兒最重要是價值觀

撰文:資深幼兒教育顧問莫萊茵小姐


近年親子悲劇的新聞屢見不鮮,根本原因在於親子關係、家庭成員血脈相連的親情和個人在家庭責任的角色上,出現嚴重偏差。結果令怨恨、推卸出現,更無力對抗負面意識,甚至想透過傷害他人而令自己得到解脫。


孩子走上正路 依靠父母灌輸價值觀

父母雖然心痛,但始終沒有辦法回到過去,重新與子女建立親愛情感,修補重視家人血脈相連關係的價值。人亦無選擇父母的機會,只有珍惜緣分。但是,父母可以把握現在,讓孩子知道你是世上最無私的,好好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溫柔和溫暖。因為我們不知道何時不在孩子身旁,能夠幫助他判斷的、預防孩子行差踏錯、抵禦負面誘惑的,只有父母平日教導他的價值觀和親子關係。為人子女的,要明白不論家庭生活順逆,都是一種恩賜與鍛煉。人在鍛煉中會變得更精壯,是無比珍貴的成長元素。


當我們看到其他家庭和別人人生的悲劇,警剔我們堅決不走他們同樣的路。同時,若父母了解到當自己離世時,就只有一生的智慧、文化和為子女建立了的品格留給子孫。此刻,家長們對子女有甚麼期望呢?筆者願:「只要當一個好人。」而故事教育就是帶給孩子重要的價值觀和交流、建立親子關係的好途徑。


親情可貴 自小累積親密感

父母必須努力從孩子小時候便累積親密感,以下的媽媽能把握孩子對安全感的需要,示範了建立親密感和同理心的重點:


一天, 2 歲的寶寶突然舉起雙手,腳指蹺起,似乎非常渴望有成人的愛護。我們一般說這行為是「撒嬌」,可是爸爸說:「抱BB啊,好吧,先站好比爸爸看。」此刻,寶寶轉向媽媽身旁,再次舉起雙手,腳指蹺起,露出非常渴望呵護的神情,媽媽便立即把寶寶抱入懷,並說出感人和無私的說話讓爸爸知道:「啊,爸爸媽媽的愛是不需要小寶寶乞求的、愛是任何時候都有的,而且我們沒有太多日子能夠如此親密,就讓小寶寶感受我們的愛吧。」以上的故事讓大家細味為人父母之價值、角色和回應。

 

另外,筆者有數個促進親子關係和故事教育的小貼士跟大家分享:


1. 讓孩子從你的行為中了解你對事情的價值觀、觀點和回應方法

2. 不要讓孩子害怕你叫他,或使他感到煩擾,包括每次只有考驗或完成你指派的任務

3. 家長式訓示方法只適用於危及健康或生命的情況,否則只需要提出預告後果,讓孩子碰釘後,以平常反應回應孩子的憤怒和痛楚

4. 當孩子主動告訴事情時,要多引發他說出觀點,提出假設代入另一個角色,分析情感和想法,以增加同理心

5. 多製造共同學習機會和話題,讓你與孩子有相同感受及經驗

6. 如孩子投入在故事中的回答有價值觀的偏差,如暴力、復仇等傾向,需要表明爸媽為此而感到傷心,然後要引導孩子想出合情理的解決方法或放下事情的好處

 

總結而言,每人都有感情和心理滿足的需要,要讓孩子從感情與認知中平衡成長,父母必須修身方能齊家,父母本身要有判辨的能力,並懂得孩子整個人生的價值:是福樂與貢獻,孩子才能在你的身教和言教下,承傳及散播愛的使命。

分類
家長園地

應該感恩別人肯「出口相助」

撰文:張傑醫生

這個年代,父母對孩子的保護,比以往任何一個年代都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原因可能是子女的數目下降,以及大家的生活質素改善,所以父母對子女的看管,不但時間多了,照顧的範圍也廣泛得多。在這種保護(可能是過度)下,往往會讓孩子很自我,並且漠視其他人的重要性。在父母的角度,自己一定有所偏心,面對自己孩子的寬容度較高。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父母自己會為孩子提出藉口解釋。這種人之常情的做法,卻有機會讓孩子變得放肆。所以,在左右做人難的境況下,若果有人肯「出口幫教」的話,父母都應該感激。其中以下是「重要人物」。


1. 老師

老師是面對孩子最長時間的其中一個人。我們寧願老師在平日與孩子相處時,直接指出孩子的對和錯。這種直接的訊息可以好好讓孩子「入腦」。有時候,面對負面的批評,孩子當然會不開心,但是卻可以令孩子知道大家底線是甚麼。故此,父母應該感激老師嚴格的教導,最好不要隨便投訴老師的苦心。


2. 長輩

許多長輩對自己的子女可能是很嚴厲,但對於隔了一代的小孩子,一般都會變得很寬鬆,甚至比孩子的父母更甚。不過,長輩的地位和做人經驗其實比任何人還好。所以,他們「讚一句」比其他人的勸告更為有效。問題是,他們是否願意做壞人的角色。如果肯,父母應該感激他們的協助。


3. 醫護人員
醫護人員一向是被人較為尊重。但同時,孩子卻對醫療的程序較反感。所以,在診症和治療時,孩子的反應往往是一個好的教導機會。如果醫護人員(包括醫生和護士)肯在孩子不合作的行為時作出指導,孩子必定會較為明白。雖然不一定馬上改正,但是在這人生學習過程中,必定有所幫助。

4. 路人甲
有時一些沒有直接關係的旁人,在孩子行為不恰當時,若果能夠馬上指出,能夠達到當頭棒喝之效。對於在場的父母親,可能會有點尷尬,但是想真一點,這對孩子的行為是有好處的。

在處於成長學習期的孩子,在適當時候是有好好的教導,尤其是行為上有偏差時。所以,若果父母不願意做「醜人」時,若有其他人肯出聲糾正,我們是應該感恩和感激。

為甚麼小朋友吃飯時總是不專心?

撰文﹕協康教育心理學家團隊

不少4至5歲的孩子吃飯時喜歡東張西望、弄這弄那、不專心,原來有機會跟他們操作餐具「笨手笨腳」有關之餘,還可能與他們的專注力時間較短、時間觀念仍在發展、對四周圍環境充滿好奇,甚或想逃避吃飯有關。

 

專注時間較短

4至5歲的孩子,一般都需要比成年人較長的用餐時間,一方面由於他們對餐具的運用還能是不太熟悉,會出現「論盡」情況;另一方面,孩子的咀嚼及 腸胃的消化能力未成熟,所以花上較長時間用餐,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有些孩子因為專注時間較短,自製能力低,又沒有時間的觀念,他們容易受到四周的環境吸引,看得高興忘我時,就連前面的飯菜也忘記了,往往要父母再三催促提醒, 才能繼續進膳,導致拖長了吃飯時間。

父母面對專注時間較短的孩子,可以嘗試營造一個固定、安靜、熟悉及佈置簡約的用膳環境,給孩子定立一個合理吃飯時間的上限,並不時提醒孩子吃飯的時限,務求在時限前完成進食。



對四周環境好奇

另外,也有些是天生「觀察型」學習的孩子,他們的好奇心強,經常透過眼睛觀察去學習新的事物,就連在吃飯的時候也會用眼睛「東張西望」繼續學習,雖然他們在 吃飯的時候會四處張望,給人很不專心的感覺,然而,他們很少會因此而「忘記」了吃飯,只是在一邊吃時一邊望,陶醉於他們的眼睛觀察當中。 對於觀察學習型的孩子,與其讓孩子東張西望,家長不妨在孩子吃飯的時候,與他們一起閱覽圖書,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

 當然,也有些是「混合型」的孩子,也有些東張西望的孩子,則是為了逃避自己不喜歡吃的飯菜,故意拖延時間,又或是故意做些小動作來吸引別人的注意罷了。 所以,若要解決孩子吃飯時東張西望的狀況,家長先要細心觀察及了解孩子的問題所在。

 

吃飯毋須過急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吃飯的時間也越來越短,有時為了趕時間,看見孩子慢條斯理地吃飯的模樣,真叫家長心裡著急起來。 說到底,若是時間許可的話,還是應該給予孩子充足的用餐時間,讓他們可以慢慢咀嚼,品嚐食物的滋味。 ;最後,家長也可考慮適度減少孩子進食的份量,讓他們較容易在飯桌上完成飯餐,一方面可減少父母與孩子在飯桌上衝突的機會,另一方面當孩子因為感到肚餓而 要求更多飯餸,直接增加他們進食的動機。


孩子接觸的「兩文三語」

撰文:鄭萃雯

 一日下午,我一對兩歲半的孖仔左右仔在吃自製啫喱杯。哥哥突然說:

 「媽咪,幫我扣扣Please!」「吓?扣咩?」「幫我扣扣。」

 此時,哥哥將啫喱杯和小湯匙推給我,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你想我幫你掏乾淨杯底的啫喱!」

 「媽咪,幫我扣扣Please!」這句短短七個字,就包含了兩文三語─粵語、英文、褔健話。懂褔建話或台語的朋友就明白,哥哥所講的「扣扣」,不是「扣鈕」的「扣」,而是粵語發音近似「扣」的褔建話,有「刮、掏、挖」的意思。如果哥哥對著他們百分之一百廣東人的爸爸說這句話,我相信爸爸猜到太陽落山也猜不出其意思來。那麼「扣扣」這個詞語從哪裡學來?其實沒有人專程教左右仔,相信只是我媽在家中習慣說褔建話,左右仔聽著聽著,不知不覺就這樣學了起來。至於英文「Please」的出現,相信很多人也想像到,主要來自家中的外傭姐姐。

 是否年紀越小,越接觸得多不同語言就越好?不一定。有兒童精神科醫生說,香港不少家庭的語言環境都「七國咁亂」,父母說粵語、袓父母說中國方言、外傭講菲律賓式英語或印尼式粵語。越多不同的語言,對幼兒來說會越無所適從,建議讓兩歲前的小朋友,盡量在單一的語言環境成長,先大致掌握好一種語言後,再在生活中引入另一種語言。

比方說,家長想子女英文好,特意聘請菲律賓藉外傭(因為菲傭一般堅持說英語、印傭大多會學廣東話),醫生亦提醒家長,最好都盡量配合在家中以純英語對話。中英夾雜無助孩子學好語言,更有機會令幼兒理解混亂,影響語言發展進度。

如何培育富安全感的孩子? 

撰文:美國遊戲治療協會註冊遊戲治療師(督導)註冊社工陳子慧

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安全感謹次於生存需要之後,是人類第二個基本需要。兒童如安全感不足便會出現很多行為問題。因沒有足夠支持放心去探索世界,亦沒有足夠信心相信有人可以提供安全的保護,於是便以不同問題行為發出誤導訊號以表達情緒需要。很多時家長以為孩子有行為問題便更加嚴厲地管理行為,但往往適得其反,令孩子的情緒需要更不被滿足。


多年的研究均發現安全感建基於與照顧者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有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調整情緒的能力較高,會自己解決問題,有較高的自尊心及同理心,有更好的社交能力及能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但如何可以與孩子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卻是很多父母的困難。


瞭解孩子的需要

孩子有時需要自己探索世界,運用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有時卻需要父母的幫忙去調整情緒。父母要知道何時放手,何時伸出雙手提供擁抱與支援需要仔細地觀察孩子的需要。年幼孩子於公園玩耍時會走得很遠,想要自己探索世界,較年長的會在父母監管功課時表現不悅,都是需要父母放手支援探索的需要。但當孩子跌倒痛哭又或者是因不懂做功課而困擾流淚時,便需要父母協助調整情緒的時候。


與孩子同在

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通常會嘗試儘快想辦法處理。但與孩子同在卻是孩子最需要的,而且最能夠有效協助孩子建立調節情緒能力。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只需要陪伴孩子,接納及同理孩子的情緒,講出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感覺父母的接納與明白是安全依附關係的基礎。


作個堅定掌控的父母

父母會以為明白孩子的感受便失去掌權能力,但正正相反的是,父母其實需要在明白孩子的情緒感受同時掌控限制才能給予孩子安全感。如要離開公園時孩子因不捨而發脾氣,父母可以明白孩子感受,同時也要堅定離開。或者孩子因感到功課困難經常拖延做功課的時間,父母可以明白孩子的困難但同時需要執行拖延做功課的後果。所以,溫柔而堅定的父母才能讓孩子感到安全。


瞭解自己的成長如何影響自己當父母

我們從父母學習如何當父母,也同時背負著童年的包袱。當我們於與孩子相處上出現困難時,或多或少都與我們自己的成長有關。有些父母自己成長時父母因忙於工作而沒有時間陪伴,當自己成為父母時便會付出更多時間給自己的孩子,但當時間付出了卻要面對孩子仍然有很多情緒而自己卻沒有情緒被滿足及瞭解的經驗時,面對孩子的情緒時便可能受自己的情緒影響而未能滿足孩子的需要。所以,父母先瞭解自己的成長如何影響自己,然後才可於與孩子相處時重新調節自己,細心觀察及回應孩子的需要。


家長教育、肯學敢做

撰文: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博士   


在家長教育的路途上,筆者最愛聆聽家長們分享管教子女的心得和反思,彼此交流和鼓勵,是最立體的家長教育內容。世界上沒有要求家長必須考試合格才可生兒育女的地方,大家都是邊做邊學,後知後覺,慢慢地成為了「有年資」的家長,兒女對你有期待,社會對你有要求,家長自覺也不能躲懶,紛紛學習子女管教的理論和技巧。


記得有一位爸爸分享如何處理讀中二的兒子要求買球鞋的訴求。他對兒子說會給他四百元,兒子當然覺得不夠用,但這位爸爸告訴兒子四百元是可以買到一對球鞋的,如果覺得不夠,那就自己想辦法好了。最後,兒子買到心儀的球鞋,但代價是省下早午餐錢買回來的;他說兒子買到新球鞋雖感開心,但同時也經歷了挨餓的日子,以後也會想清楚才會買東西。這位爸爸表示心裡當然會感「肉赤」,但想到要兒子明白追求物質要量力而為的道理時,也要狠下心腸,讓兒子好好體會。


又在一次主講如何培養幼兒子女的自理能力的講座中,有一位K3學生的媽媽分享兒子總是依賴她收拾功課。久而久之,兒子對她的依賴越來越多,在痛定思痛後,媽媽嘗試應用從家長講座學回來的,她告訴兒子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媽媽不再為他收拾書包,也有心理準備兒子因此被老師指責欠交功課。事情如預期中發展,兒子為了不再被老師責備,唯有親力親為,每天自行收拾書包;雖然兒子暫時未必明白自理責任的重要性,但他已開始著緊自己的事情,不再依賴媽媽的「幫忙」,而這位媽媽也不再為兒子做出無建設性的幫忙和照顧。


畢竟,課堂學習是愉快的,但實戰應用卻是招招入肉的,當中苦樂參半,在應用子女管教技巧的同時,也是挑戰著家長的個人價值觀和人生經驗,家長也要有平衡心態和自我反思的覺醒,這正正也是家長教育的目的。

拖字訣 培育子女耐性

撰文:新領域潛能發展中心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


香港是一個物質豐盛的社會,但由於資源過於豐富,當子女在生活上有所需求時,父母就會火速地給予他們充足的供應,讓他們有著持續的滿足。但是,家長太快滿足子女的需要,會對他們有產生不良的影響,未能鍛鍊他們的忍耐的能力,久而久之耐性也會變得有限。


活用生活情緒 培育子女耐性

把享樂或生活上的需要推遲,是培養情緒智商(EQ)的重要環節。假如父母習慣很快就滿足子女的需要,但卻埋怨子女的耐性差,其實這種評論對於子女並不公平,因為他們的耐性只是未經培育而已。


究竟怎樣才能把子女的需要推遲呢?要訓練子女的情緒智能,秘訣就是「不用反籐條,也不用蝦條」,即既不需要使用體罰,也不常使用獎品,而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經歷和體驗去磨練出來,培養出孩子的耐性、等候的能力等等。家長可嘗試參考以下的例子:


例一:當父母與子女上茶樓的時候,不需要讓子女喜歡吃甚麼,便立即吃甚麼。父母可要求子女吃完一籠點心時,再等 5 分鐘後才吃第二種點心;又或者是每次當子女想吃一籠點心前,要先等父母吃了一部分才可以吃。如是者,父母與子女輪流吃點心。


例二:當子女要求父母買玩具時,父母不必即時買給子女,可向他解釋留待幾小時、幾天或一星期後才購買,要求子女耐心等待。


例三:當子女從街上回到家中時,不要讓他們隨心所欲地立即開電視,必須要求他先把鞋襪放好,喝一杯清水,坐在沙發上等 3 分鐘後,才可以開電視。


例四:當子女與父母出門時,不要讓他們立即衝去按升降機的按鈕,父母可要求他等待父母一同出門,一同步行到升降機前,才可按掣。


父母要堅持和有信用 鍛鍊子女智能

以上只是一些例子,父母必須好好利用生活細節上的「拖字訣」,使用拖字訣並不代表否定或拒絕子女的需要,而是不即時給予滿足而已。父母要注意的是,當使用這些拖字訣時,必須言出必行,無論子女撒嬌也好、發脾氣也好、哭也好、大叫也好,都要堅持著「拖」的原則;另外,父母也要注意要「有口齒」,答應了子女的事就必須要做。


另外,當子女提出要求時,父母可要求子女解釋理由,不但可以訓練子女的情緒智商(EQ),更可訓練他們的智能(IQ)。只要在子女的生活細節上多下一點功夫,就能夠有效地幫助子女鍛鍊情緒智能,各位父母不妨一試吧! 


分類
未分類

拖字訣 培育子女耐性

撰文:新領域潛能發展中心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

香港是一個物質豐盛的社會,但由於資源過於豐富,當子女在生活上有所需求時,父母就會火速地給予他們充足的供應,讓他們有著持續的滿足。但是,家長太快滿足子女的需要,會對他們有產生不良的影響,未能鍛鍊他們的忍耐的能力,久而久之耐性也會變得有限。

活用生活情緒 培育子女耐性

把享樂或生活上的需要推遲,是培養情緒智商(EQ)的重要環節。假如父母習慣很快就滿足子女的需要,但卻埋怨子女的耐性差,其實這種評論對於子女並不公平,因為他們的耐性只是未經培育而已。

究竟怎樣才能把子女的需要推遲呢?要訓練子女的情緒智能,秘訣就是「不用反籐條,也不用蝦條」,即既不需要使用體罰,也不常使用獎品,而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經歷和體驗去磨練出來,培養出孩子的耐性、等候的能力等等。家長可嘗試參考以下的例子:

例一:當父母與子女上茶樓的時候,不需要讓子女喜歡吃甚麼,便立即吃甚麼。父母可要求子女吃完一籠點心時,再等 5 分鐘後才吃第二種點心;又或者是每次當子女想吃一籠點心前,要先等父母吃了一部分才可以吃。如是者,父母與子女輪流吃點心。

例二:當子女要求父母買玩具時,父母不必即時買給子女,可向他解釋留待幾小時、幾天或一星期後才購買,要求子女耐心等待。

例三:當子女從街上回到家中時,不要讓他們隨心所欲地立即開電視,必須要求他先把鞋襪放好,喝一杯清水,坐在沙發上等 3 分鐘後,才可以開電視。

例四:當子女與父母出門時,不要讓他們立即衝去按升降機的按鈕,父母可要求他等待父母一同出門,一同步行到升降機前,才可按掣。

 

父母要堅持和有信用 鍛鍊子女智能

以上只是一些例子,父母必須好好利用生活細節上的「拖字訣」,使用拖字訣並不代表否定或拒絕子女的需要,而是不即時給予滿足而已。父母要注意的是,當使用這些拖字訣時,必須言出必行,無論子女撒嬌也好、發脾氣也好、哭也好、大叫也好,都要堅持著「拖」的原則;另外,父母也要注意要「有口齒」,答應了子女的事就必須要做。

 

另外,當子女提出要求時,父母可要求子女解釋理由,不但可以訓練子女的情緒智商(EQ),更可訓練他們的智能(IQ)。只要在子女的生活細節上多下一點功夫,就能夠有效地幫助子女鍛鍊情緒智能,各位父母不妨一試吧!